提到越南印象,你想到的越南新娘,還是美軍1975年於胡志明市撤退的公寓頂樓、西貢「小巴黎」殖民風格的咖啡館,還是那張歐巴馬和安東尼波登在河內大啖烤肉米線的合照?
來自紅色金星的國度
歷經末代王朝阮朝、法國殖民、二次大戰、日本駐軍時期,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,被稱為越南國父的胡志明(Hồ Chí Minh,1890-1969)於9月2日發表《獨立宣言》(Tuyên ngon Độc lập),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,然而,仍處於南北越的分裂狀態,要等到1975年4月30日,北越擊敗南越(越南共和國)贏得內戰後才真正完成統一,並在1976年7月2日改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(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)。
而被稱為「金星紅旗」的越南國旗,除了是越南國足上場時於場邊揮舞的精神象徵,2020年Covid-19全球開始受病毒侵擾,也可看到家家戶戶在首都河內公寓外懸掛國旗,以表達對政府抗疫的支持。
南北越重要城市在哪?
說到大家最熟悉的越南城市,應該莫過於首都河內和舊稱「西貢」的胡志明市。河內是2018年美國前總統川普和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會面的所在,當時「川金會」也讓這座北部大城成為媒體焦點,而近年來被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地古都會安,歷史上阮主、西山朝和阮朝的京城順化,還有2017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(APEC)舉辦城市、中越最大城峴港,和出產大叻紅酒、曾是殖民時期法國人的渡假勝地大叻,這些城市也都是到訪旅人的熱門目的地。
越南歷史上的代表人物
若搜尋「越南最知名人物」,「胡伯伯」胡志明絕對是榜上有名。他生於法國殖民時期的越南黃楚,年輕時搭上一艘法國船隻到處旅行,1923年赴莫斯科受共產國際培訓,並於1930 年成立印度支那共產黨(Indo-Chinese Communist Party,ICP);1941年日本入侵印度支那後,胡志明成立越南獨立同盟會,並在二戰結束後,於河內的巴亭廣場發表越南《獨立宣言》。
除了胡志明,越南歷史上還有許多精彩人物,例如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;他從年輕時留學法國到回國登基,到放棄頭銜成為越南民主共和國的「首位公民」,歷經兩次流亡後,最後病逝於法國。而今年4月卸任的前越南國家主席阮富仲,在其帶領下越南的經濟持續成長,並成功地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維持了權力平衡;阮富仲常被視為對中國釋出更多友好,不過他也曾於2015年訪問美國並會見美國前總統歐巴馬,成為越戰結束後訪問美國的最高層級越南領導人。
而在文學、音樂領域越南也有不少代表,例如善長描繪女人心事的女詩人胡春香(1772-1822)、被稱為「越南巴布狄倫」的鄭公山等等。
呈現女性魅力的越南奧黛
若你有看過由越南作家阮日映(Nguyễn Nhật Ánh)同名小說拍成的電影《碧眼》(Mắt biếc),一定對難忘片中如詩如畫的農村與森林景色,而女主角身穿白色「奧黛」的形象更是令人印象深刻。
越南傳統服裝「奧黛」已有300多年歷史,最早是源於1744年阮朝皇帝阮福濶(Vuo Voong)倡導女性穿着「鈕扣式」上衣與褲裝。到了19世紀末、20世紀初法國殖民統治時期,西方裁剪手法傳入,奧黛深到法國文化與時尚的影響,便逐漸演變成現今看到越南國服的形式,在1995年東京國際小姐選美大賽中,還將最佳民族服裝獎頒給了身穿奧黛的越南代表Truong Quynh Mai。
「奧黛」也是海外越南人維繫身份認同的重要物件,今年1月,美國喬治亞州首位越裔美國眾議院代表Bee Nguyen,在宣誓就職典禮上,她便是身穿「奧黛」出席典禮。Bee Nguyen在事後採訪中表示,會選擇「奧黛」出席,其實是回應今年1月12日於華府爆發的國會大廈遭衝擊事件,當時有南越國旗(註)出現在抗議人士進攻美國國會的現場,Bee Nguyen說到:「當我看到飄揚的南越國旗時,我深深感到憤怒和羞愧。我決定穿著越南奧黛來宣誓就職——因為他們(抗議人士)無法代替我發言。」
Facebook 中的 越南奧黛美女 社團中,有很多穿著呈現女性魅力的越南奧黛美女可以欣賞!
什麼是越南「喃字」?
10世紀以前,越南北部(古稱交州)長期受到中國統治,文字也是使用中國的文言文系統,直到938年,交州地方豪族吳權擊敗了中國南漢軍隊,建立吳朝,不僅結束了中國的統治,10 世紀後,越南人也改編了中國文字以建立自己的書寫系統,並將這套文字稱為「喃字」(Chữ-nôm)。
目前已知最早的「喃字」是公元1209年(李朝時期)在永富省延朗(Yên Lãng)Bảo Ân寺廟內的石碑銘文,而到了13至14世紀的陳朝,該系統才開始在文學中使用。
歷史上使用「喃字」寫作的著名作家,包括越南陳朝第三代君主陳仁宗皇帝(Trần Nhân Tông,1258-1308)、詩人阮詮(Nguyễn Thuyên)、詩人阮士固(Nguyễn Sĩ Cố,1230-1312)、著名政治家與文學家阮廌(Nguyễn Trai,1380-1442),以及將中國經典《尚書》中的《無逸篇》翻譯成「喃字」的胡季犛(Hồ Quý Ly,1336-1407)),他同時也也是胡朝的開國君主。
而隨著17 世紀現代越南文(quốc ngữ)出現、19世紀法國殖民政府下令禁止使用下,喃字已逐漸消失,目前越南喃字保護基金會(The Vietnamese Nôm Preservation Foundation)與學者正努力拯救這重要的越南文化遺產。
多元民族的越南
在越南的上古傳說中,「貉龍君」(Lac Long Quan)和「甌姬」(Au Co)兩人生下100個孩子,一半隨母親上山,一半隨父親下海,共同拓展「三山四海一分田」,而這個傳說也就是越南多元民族的起源。
在越南官方承認的54個民族中,京族(也稱越族)為主要民族,占總人口85.7%,岱依族(Tay)為1.9%、泰族(Người Thái)為1.8%、芒族(Muong)為1.5%、高棉族(Khmer)為1.5%、赫蒙族(Mong)為1.2%、儂族(Nung)為1.1%、華裔為1%,其他民族為4.3%。
根據越南中央政府官網,在這54個民族中,京族人主要居住在紅河三角洲、中部沿海三角洲、湄公河三角洲和主要大城,其餘53個少數民族,總人口超過800萬人,分散在山區(佔全國3分之2的領土),由北向南分佈。
聲名遠播的越南美食
美食作者Erin Zimmer在〈越南飲食的基本介紹〉文中介紹,越南飲食的基本元素便是米飯和魚露,其中越南是僅次於泰國的世界第二大稻米出口國,除了米飯,還有米粉、米紙甚至米酒都佔據了越南人的飲食日常,至於調味,魚露絕對是不可或缺的「那一味」,最珍貴的魚露是來自近柬埔寨邊境的富國島,尤其是用富國島當地鳳尾魚製成的魚露。
若從地理環境來看,狹長型的國土,北邊近中國,西邊鄰柬埔寨、寮國,因此北方食物深受中國影響,隨著向南移動,飲食則受到泰國和柬埔寨的影響。此外,因著歷史上的法國殖民背景,也可看見法國飲食的痕跡,最著名的例子便是越式三明治(banh mi)使用了法國長棍麵包,唯一不同的是麵包中會加入在來米粉,因此口感較為鬆軟,而遠播全球的越南河粉,其湯頭也受到法式肉湯熬煮的啟發。